什么是中臺?什么是數據中臺?
來源: | 作者:網絡 | 發布時間: 2019-11-19 | 2468 次瀏覽 | 分享到:

什么是中臺?

     按照數據咨詢公司Thoughtworks首席咨詢師王健給出的10個字定義,中臺就是:“企業級的能力復用平臺” 

  • “企業級”劃定了中臺的范圍,區分開了單系統的服務化與微服務。
  • “能力”指定了中臺的主要承載對象,能力的抽象解釋了各種各樣中臺的存在。
  • “復用”定義了中臺的核心價值,過去的平臺化對于易復用性并沒有給予足夠關注。中臺的興起,使得人們的目光更多的從平臺內部,轉換到平臺對于前臺業務的支撐上。
  • “平臺”說明了中臺的主要形式,區別于應用系統拼湊的方式,通過對于更細粒度能力的識別與平臺化沉淀,實現企業能力的柔性復用,對于前臺業務更好的支撐。

中臺從何而來? 

  •  中臺是最早由阿里在2015年提出的“大中臺,小前臺”戰略中延伸出來的概念。
  • 中臺的靈感來源于芬蘭的小公司Supercell,這家公司僅有300名員工,卻接連推出爆款游戲,是全球最會賺錢的明星游戲公司。
  • 2015年年中,馬云帶領阿里眾高管拜訪了Supercell。
  • 2016年6月,騰訊宣布以86億美元收購Supercell公司84.3%的股權。
  • Supercell開創了中臺的“玩法”,并將其運用到了極致。這家看似很小的公司,設置了一個強大的中臺,用以支持眾多的小團隊進行游戲研發。這樣一來,各個團隊就可以專心創新,不用擔心基礎卻又至關重要的技術支撐問題。
  • Supercell的CEO潘納寧將一個游戲公司按照一個專業運動隊的方式來管理。他認為管理層的唯一使命是獲得最好的人才,為他們創造最好的環境,給他們自由和信任,幫助他們擺脫困境,讓公司成為一個最好人可以產生最大影響的地方。其他的一切,包括財務目標,都是次要的。因此Supercell構建了完全顛倒的管理結構。傳統的管理結構是一個金字塔形的,CEO往往處在金字塔的頂端。而Supercell最大的創新之處,在于其管理結構完全是上下顛倒的。潘納寧最引以為豪的標簽是:“行業里最沒有權力的CEO”。


  • Supercell的整體架構采用“開發者領導”的模式。300人的團隊被分成若干個小團隊,5-7個游戲開發者組成一個小團隊,開發自己的游戲,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公測版,檢測游戲受用戶歡迎的情況。這些小團隊又被稱為“細胞cell”,Supercell則是這些細胞的集合,這也是Supercell公司名的由來。由此可見,中臺不是單純的系統或平臺,更是組織架構的重組和變革。

中臺解決了什么痛點?

痛點一:企業前方市場與企業內部支撐的沖突

用戶和用戶的需求永遠是善變的。主流用戶的變化,不會因為某個年代人的話語權高低而穩定下來。而即便是同年代的用戶,在隨著現代社會發展和各行各業互聯網服務的滋養中又進化細分成了出不同的支流,需求全然不同,呈現場景化、碎片化的特征。為了不被善變的用戶所拋棄,企業不得不跟隨著用戶;為了滿足用戶而盡可能積極地響應用戶需求的變化,發展新業務、提供新服務。這就給企業的前方業務端提出了挑戰:必須做到快速響應、靈活運轉。要作為一個能承接大量新業務和新服務的大體量企業,業務想要做到量大又靈活,必定需要靠企業內部科學有序體系的穩定支撐。所以,企業前方市場總是會趨于變化無序,而企業內部支撐總歸要趨于穩定有序,兩者必定沖突。


 痛點二:前臺與后臺的沖突 

企業前方市場和企業內部支撐的沖突,必定帶來在系統層級上的前臺和后臺的沖突。

  • 前臺:企業前方市場的管理平臺,是企業的終端用戶直接使用或交互的系統。比如像微信、QQ、淘寶這樣的APP;
  • 后臺:企業內部支撐的管理平臺,是企業管理核心能力的系統。比如像企業ERP管理平臺、企業財務管理平臺等系統。 

前臺是對接用戶的,所以系統需要快速響應前端用戶的需求,快速創新、快速迭代。簡而言之:快速建設、錯了就推翻重來、不能耗費太大成本。 

后臺是企業對內的,為了支撐前臺越來越多的業務,后臺不斷地建設,系統不斷龐大地起來。所以后臺系統需要扎實穩定,建成之后往往不能隨意改動。簡而言之,是需要耗費大力成本建設的基礎能力、不能輕易推翻、改動成本極大。前臺系統和后臺系統的特點決定了,兩者的沖突不可避免。


痛點三:大企業的通病(各占山頭、重復建設)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組織架構和層級必然不斷膨脹擴張。各大事業部下各大部門,就像一個小型組織一樣,各占山頭,勢必會出現屁股決定腦袋的現象。大企業內部各處都是墻——部門墻、業務墻、數據墻。更不用說那些一味的內部賽馬的績效考核機制,勢必更加加劇部門間的相互封閉。而一些原本可以快速提供的用戶服務,卻需要多重對接,無法快速拿出產品方案,耗費很大的成本和極長的時間。一個原本可以共用的服務,被不同部門重復建設。

中臺的類型有哪些?

按照目前普遍的說法,中臺分為6類:

  • 數據中臺:提供數據分析能力,幫助企業從數據中學習改進,調整方向。
  • 業務中臺:提供重用服務,例如用戶中心、訂單中心之類的開箱即用可重用能力。
  • 算法中臺:提供算法能力,幫助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增強用戶體驗。
  • 技術中臺:提供自建系統部分的技術支撐能力,幫助解決基礎設施、分布式數據庫等底層技術問題。
  • 研發中臺:提供自建系統的管理和技術實踐支撐能力,幫助快速搭建項目、管理進度、測試、持續集成、持續交付。
  • 組織中臺:為項目提供投資管理、風險管理、資源調度等支持。 



數據中臺的理解?
 

中臺就是公共服務平臺,數據中臺就是將數據加工以后封裝成一個公共的數據產品或服務。數據產品往往不是直接提供給用戶使用的,而是提供給業務應用使用的。在做數據中臺之前,先自問一下: 

  • 有沒有數據產品的需求?
  • 使用這個數據產品的需求量大不大?
  • 需要這個數據產品的頻率高不高?

如果以上都合理,就可以開始規劃數據中臺了。數據中臺的核心理念在于“數據取之于業務,用之于業務”,即它相比于數據平臺注重的是對業務的積累和沉淀,構建了從數據生產到消費,消費后產生的數據再回流到生產流程的閉環過程。業務積累和沉淀的過程體現在數據中臺對外提供的數據服務,數據中臺作為整個企業組織所有業務的數據消費需求的提供方,通過業務對數據服務的不斷滋養,會形成一系列穩健的數據服務,這樣當出現新的市場機會需要構建新的前臺應用時,數據中臺可以無差別的進行數據服務供給,從而保證了企業組織的創新火種。 

中臺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建立在業務之上,公司發展過程中一些項目有點不同,然后重新搭建架構,有點資源浪費,搭建中臺系統完美解決重復造輪子問題。 

今年,很可能成為“數據中臺”的元年;同時,關于數據中臺的整體定義,也會隨著頭部企業落地數據中臺而逐漸清晰。預計2019年底,我國將會誕生10-15家呈現明顯落地效果的數據中臺建設最佳實踐案例企業。 

據知名調研機構Canalys2019年2月的相關數據報告,2018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突破800億美元,達到804億美元;未來10-15年,“數據中臺”也許會超越今天的云計算市場,形成一個萬億級市場,同時中國也將誕生1—2家SAP級別企業。 



97国产,97se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97超碰中文字幕久久精品,97久久超碰福利国产精品…,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